教育文化与人文向度
采写/撰文 黄梅


本文发表于《艺术权利榜100》2020年6月
《教育文化与人文向度》是Art Power 100专题 “瘟疫之后” 的第二个部分。网络授课和网络毕业展览可以说是今年艺术的高校不得不面临的挑战,国界壁垒的设立对我们未来的艺术教育和国际性交流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影响。这一部分我们着重探讨了几个问题:在疫情期间,大学生与教授,师生与社会是如何用网络进行有效的沟通的?全球教育预算削减和相关投资减少已成必然,学校与机构将如何自处?年轻艺术家将何去何从?网络数码平台作为教育平台的确有非常显著和方便的成效,但如果过于依赖在线体验,我们又是否会陷入文化消费的孤立情境?第二部分的访谈有幸邀请到了国内外的六位重要的艺术界教授:来自英国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的Katie Hill教授、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Ele Carpenter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的王春辰教授、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Herman Bashiron Mendolicchion 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的何桂彦教授和李川教授来回答这些在我们心中存在已久的疑问,并谈谈他们对疫情之下人文教育的考量和期待。
教育文化与人文向度
Katie Hill
策展人,OCCA总监,英国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教授

我在疫情爆发之时不在伦敦,与我的三个孩子在郊外的房子里居住,我算是很幸运的。你还好吗?我听说疫情后的中国年轻艺术家们在北京应该比较难以生存下去,他们变的越来越边缘化了,对吗?很多人被迫搬出了工作室,因为他们无法支付房租。很多人去国外谋取生存,比如说柏林。他们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

我今年的主要工作中心是在教学,这学年的为期7周的课程是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但是疫情爆发后这一系列的课程不得不全部转化为线上教学。所以我的学生们也各自回到自己的国家,比如中国、美国等等,他们在各自家里隔离的时候还需要跟上课程。对学生来说,还是很艰难的。我策划的展览今年基本上全部搁置了,其中包括位于米兰皇宫的一个六位中国艺术家的群展,还有一位英国牛津的画家的个展,这些展览可能会延迟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因为他们的作品都是基于实际空间的。另外,我还被香港的画廊邀请用APP的形式做了一个在艺直播,有8000人在线听。不过这个操作对我来说是很复杂的,因为地域不同,又是两个场景,插播了两个平台,每次说话时都会有回声和延迟,感觉很难专心讲作品。这是个有趣的讲座,但不是很容易,我想这方面的科技在全球化方面可能需要更成熟的发展来克服相关的问题。在国外我想Instagram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平台,很多画廊做展出、直播、目录甚至售卖等等。

我觉得网络平台的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是人们还是依赖于线下,线上目前还不能够完全代替线下的展览和交易。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藏家重视线下的体验,他们如果在线上购买,那么他们会是出于信任画廊的原因。但是对于年轻的,还未建立起这种关系的艺术从业者,将会是很艰难的时刻。其实是真的很难预测未来几年的走向的,但是我绝对相信体系会有一定的变化。你知道,因为预算削减和投资减少的原因。当代艺术在过去的25年里剧烈发展,我想未来的几年大约是要缩水一点了。艺术界的版图也会不得不收缩。这将会是一种挑战,我们不得不构建另一种思维方式。

未来人们针对艺术网络数码平台的心态会转变,这个转变点在于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如何建立一种或许过去大家都不熟悉的模式,就如同如何与你的邻居沟通那样。挑战的地方是,你如何通过这种平台,这种方式去做真正有趣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我相信艺术家们是很行的,如果我们真的谈论如何“创造一个事件”,或者是“作出一种改变”,那么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因为这是他们一直都在做的事情,他们会回应事件和情况的发生。特别是那些实践作品和网络或者数字相关的艺术家,现在有整一代艺术家都在做相关的创作,这个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艺术从业者在这个层面也有很多需要去做的。但是回到全球的层面讲,艺术的交流将会变的越来越困难,很多国家都在建立一道封闭的界限,所以艺术相关的活动也会越来越分别化,国际化的介入也会越来越局限。其实在过去的2-3年我们就已经明确的感觉到这种交流与从前的国际化有所不同了。我记得在我2008年到中国的时候,我觉得哇有好多的艺术文化交流每天都在发生,比如英国基金会和艺术基金会,它们总是不断的带英国艺术家来中国做展览或者是支持中国艺术家去英国展出,我不确定现在还会不会这么容易了。其一是我们失去了欧盟的支持,再者中国也变得越来越封闭了。所以不幸的是我们现在是在封闭锁紧的年代,而非像过去那么开放的时代了。这真的很让人伤感。

另外还有一件事让我觉得很纠结挣扎,其实我要为《艺术》20周年写一篇相关的文章:被“隔离”或者说那种与世隔绝的感觉,总是让人觉得”被边缘“或者说是“被沉默”的。我不知道我们是否需要过度焦虑,但是如你所说,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低迷已经在所难免。尽管艺术家不需要很多的钱来生活——你作为艺术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赚大钱的,但是他们或许只能靠仅存的一些资源生存。那么对机构来说,机构的花费是真的太大了。艺术展会,需要成千上万人在同一个地点的商业模式来说,它需要怎么成功的延续。凭借过去的经验来说,很多人会尝试坚持做艺术,坚持与这个世界对抗。我们在这里展开关于这些问题的对话,其实已经开始作出艺术知识方面的交流了。我们不能保持沉默,因为沉默正在发生。我认为我们需要持续产生对话,并作出有高度有反思的对话。所以最重要的挑战是我们要在艺术界持续的做一些事情,并且坚持下去。
王春辰
策展人,批评家,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央美因为疫情影响封校,美术馆也闭馆。这将会持续到9月份开学,在这段时间我们所有的实地展览项目不得不取消。我们在线上也会做一些展览,把过去做过的展览推给公众。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展,今年的毕业展也无法实际展出,所以必须要做一个虚拟的展览。围绕这个虚拟展览,中央美院为毕业生花了很多的精力、时间,调动了很多资源。请专业的公司把央美美术馆做成了虚拟的展厅空间,也把学生的作品做了数字化的处理,放置在虚拟的央美美术馆的展厅里展出。这是央美在疫情期间做的最重大的一个展览方式。

这样的展览在未来也会持续的去做,因为这样一套虚拟展览的模式,大家经过多次多方的各个专业的讨论,大家也在研究怎么去展示。比如绘画和雕塑在虚拟空间应该怎么去展示。当然影像艺术和数字化艺术都可以很好的展出,因为它们本身就是虚拟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但是例如装置和雕塑这类作品怎么去展出的效果才更好,才更立体,拥有多维的角度,大家也是做和很多的相关工作的。央美的线上虚拟展览未来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

数字网络品台的未来发展不是一个最新的问题,只不过因为疫情的原因,世界各国的美术馆博物馆都闭馆,所以大家不得不做一些相关的工作。利用网络平台,通过手机电脑作为展示的媒介向公众介绍展示艺术、信息。自从有了网络,这些交流其实是一直在做的,不过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想在虚拟数字平台怎样才能把工作做的更独立、更深入,更能体会虚拟空间的数字感觉;而不仅仅是图片在视频上的出现或者播放。所以很多机构做了3D的虚拟展厅,有些做的很有效果,但有些做的是仅仅把图片贴上去,这样看起来很假,没有体验到三维的实际感受。虚拟平台永远是平面的镜像,虽然我们获得了幻觉的空间,但永远不是一个真实的体验。所以在这个角度,数字虚拟平台展览是现实展览的补充或者是并峙,它无法取代现实空间中的展览,无论如何发展,人们还是要去真实的空间体验作品和美术馆。现实中美术馆的存在就是要公众感受到真实世界的体验,虚拟的体验是另外一码事。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是并行存在,相互补充,但是无法取代。

那么虚拟数字线上的展览会不会影响到实际作品的创作呢?我相信一定是会影响的。对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影响。现在已经出现了数字艺术和网络艺术,这种艺术的存在就是依托虚拟网络平台。它和普通绘画作品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这些作品也可以在实际空间展示,但是它的技术基础是依赖数字平台。艺术的边界也会拓宽拓展,美术馆的边界也会拓展。那么“无墙”的美术馆就在虚拟平台上就实现了。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技术层面的问题和限制。比如说在平面的镜像上,如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怎么能感受到幻觉中的立体空间呢?这就是全息技术。全息技术目前的发展受制于网络技术的限制,还不可能大规模的出现。但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公司和专家在研究,相信未来全息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会促进虚拟空间展示的普及化,也会改变很多作品的展示方式。

疫情期间,很多艺术家受到经济影响,作品的销售、工作室的房租都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就像很多工厂倒闭一样,没有工作只好回到老家。当然如果艺术家能有正常的生活,简单一点,能保持创作,人一定会恢复过来的。艺术在历史上随着经济不断的起伏,经济如果是萎缩的,那么艺术市场肯定是减少的。疫情之下我们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是不要自我设限。今天的人是否具备今天人的思考能力,当代的挑战也是一个知识系统的问题,当代社会更加丰富也更加复杂,因此要多学习,多了解,作为一个艺术家,能不能不断的打破自己的限制,打破自己原有的状态,这也是当代艺术家的挑战。

我们知道,只做一件事,做的顺手了,就往往会一直这么做。当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作为当代的艺术家包括身份转换、思考方式转换、对材料的认知、包括他和这个时代的关系、对社会政治环境的认识,决定了他能不能做当代艺术家应该要做的事情。当然还有一点,跟文化的环境有关,如果整个社会是开放和接纳的,艺术家就有自我表达的东西。如果不能自由表达,艺术也就没有当代性可讲。所以,挑战不仅是来自于艺术家,也来自于这个时代,挑战是个互动的关系。

单从个人来讲,我觉得无论是哪一类的艺术家都是不断的挑战自己的局限性。像徐冰不断的创作,如果他这一辈子光是做天书,那还怎么做。他每次创作作品都是对以往做的东西来一次颠覆,就像课题一样,都要有一种新的思考、新的内涵。

Ele Carpenter
策展人,研究员,英国Arts Catalyst项目策划人,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策展系教授

冠状病毒大流行对英国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有美术馆和画廊都关闭了。许多艺术家和策展人都失去了展览、申请到的资金和销售的机会。同时,许多人在家上学,照顾年迈的家人和邻居,并试图在同时顾及自己的健康。很多国际学生也不得不因为隔离和家人分开,困在地球的两侧。许多人是因为兼职工作来支付学费和艺术创作,如今这些兼职工作的机会已经消失了。许多艺术家和策展人之前被聘为有临时合同的大学导师,而现在这些合同将不再续签。因此,不仅仅是创造力,我们在生活和财务上都很艰辛,并且难以应对病毒本身的焦虑。

在线平台交流在所有领域都至关重要,艺术家在利用在线空间创作和销售作品方面尤其富有创造力。例如,Mattew Burrows Studio在Instagram上创建了#artistsupportpledeg 这个标签,艺术家在其中tag自己可出售的艺术品,最高价值为200英镑。一旦他们的销售额达到1000英镑,他们便承诺以200英镑的价格购买另一位艺术家的作品。看到艺术家们分享他们项目背后的故事,和作品落地新家时他们的高兴的面庞,真的是太好了。大多数美术馆和机构都通过在线平台使自身的档案和文献更易于访问,很多策展人也通过这次疫情重新制定了新的展览计划。例如,LUX已经将其节目移到线上平台了,包括电影放映,展览和公开演讲。因此,策展人策划的展览也从线下展览向线上空间快速调整。另一方面,我们许多人仍在策划实地展览,展览将会在几个月或者几年内开幕,而这些展览必须考虑到与社会的隔离和卫生措施。在线看展虽然非常容易,但是展场和艺术的现场互动却消失了,我还担心,我们可能会过于依赖在线体验,而陷入了孤立的文化消费模式,而不是参与社交活动和相互用心交流。

我目前正在为立陶宛威尔纽斯市 (Vilnius)的CAC开展一个关于核文化的新展览,该展览将于2020年9月份开幕。幸运的是,我于2月参访了立陶宛,得以在博物馆待几天,还前往了维萨吉纳斯原子城 (Visaginas Atomic City) ,以及旧的伊格纳利纳核电站模拟器 (old Ignalina Nuclear Power Plant),现在该核电站已经退役。CAC已经作为立陶宛隔离的一部分已经关闭了,但是最近通过采取新的隔离方式重新对外向公众开放。策展的重点仍然是实体展览,但我们现在正在研究如何将在线的艺术作品添加到项目之中去。我对数字空间的功能感兴趣。例如,订制可以阻断和扰乱网络本身艺术作品。我们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个项目要具体怎么操作,但是有两个备选方案:它们都是使用网络摄像机和计算机代码的数字化项目。

策展人必须始终对当代环境作出回应,并且要加倍努力。特别是在被核污染的环境下例如福岛禁区的《不要随风而行》展览,这个展览没有人能够去现场观看。我对人们对辐射和冠状病毒的相关性和感受方式感兴趣。并且已经开始在“核文化”项目的网站上记一些相关笔记。

这么多的美术馆和画廊为它们的社区提供了创意和社会基础建设,我希望它们能够继续得到资助。艺术机构必须找到创新的方法来支持艺术和保持于艺术家之间的社会互动,并保持安全的隔离距离。如此之多的艺术组织正在通过在线提供更多藏品和展览,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更具趣味性的策展应是探索和打破数字网络化局限性和边界的项目。Rativa的里佳双年展 (Riga Biennale)非常不错,采取了非常大胆的策展措施,使双年展成为电影的背景和主题,而不是参观的展览。
何桂彦
策展人,批评家,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破坏性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比如,各大美术馆2020年上半年的展览被迫取消,画廊同样改变了原有的展览计划,国内几个重要的博览会也延期举办,虽然部分拍卖机构推出了线上拍卖,但“春拍”完全取消。伴随疫情而来的是宏观经济的下行,在这种预期下,艺术品的流通与销售同样举步维艰。

在今年这个背景下,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对原有展览计划做了调整。一方面推出新的展览,比如五月份举办的“中国力量——四川美院新冠肺炎防控主题展”,以及从“馆藏出发——四川美院系列收藏展”。另一方面是加强线上展览的比重,同样推出了两个专题展。五月下旬,我们开始利用线上传播的优势,推出了一个“云论坛”,围绕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青年艺术现象举办了七场“云对话”。同期,我们邀请了国内重要的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史家,推出了十场线上的讲座。

线上美术馆、线上展览、线上的各种艺术讲座在此次疫情期间有了快速的发展,对于这种新的传播方式,接受方式,大家的接受度很高,观念转变也很快。网络平台与新的传播技术有自身的特点,它是十分快捷的、民主化的、共享的。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网络平台无疑是最好的补充。尽管如此,对于艺术展览、对于艺术的欣赏,传统的美术馆模式,尤其是观众“现场”的体验同样是线上无法替代的。

此次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远远超越了2009年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也许,几年以后,或者十年以后,人们才能发现这次冲击带来的深远影响。它一定会是许多事情的导火索,也许会成为许多领域的分水岭,所以,后疫情的时代,也许会进入一个“反全球化的时代”,或者“去全球化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以感受到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占了上风,地缘冲突、种族矛盾也有可能激化。但是,我们并不能得出艺术创作会走向民粹主义,会走向封闭。艺术的价值在于对现实的反思,在于提供批判性的视角,以及提供人文智慧,所以,在这个时刻,我们期望更多具有反思、具有见地、具有开放视野的作品出现。只要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中,越是面对苦难,面对危机,尤其是人类共同的公共卫生事件,艺术创作反而会更有活力,更有生机。
Herman Bashiron Mendolicchion
策展人,作家,西班牙巴塞罗那非营利性艺术机构Souvenir机构总监,巴塞罗那大学艺术史系教授

疫情的情况及其反应是双重的。你可以积极的向内思考如何去适应和接受新环境,摸索新的创造和探索的方式,这场瘟疫也引起我们对生态系统的更多关注。但纵观我们外部周围的情况,这场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十分严峻。大中型的机构和组织可以更好的抵御这个现象,而对小型的尤其是非盈利性的艺术机构的处境的确不利。国家政府对艺术的支持由不同的基金分部组成,而这些政府部门的表现差强人意。我们大部分机构仅仅受到了的西班牙文化部极小部分的支持,特别是对于当代艺术部分和历史文化遗产部分。关于在线数码平台的发展,其实大多数机构很早就已经在运行了,已经能够在数字领域展示机构文献和内容。数字平台的工作方式在西班牙是很普遍并且广泛传播使用的。但是同样的,大型和中型机构比小型或者独立艺术空间拥有更好的资源。

疫情期间,我不得不重新计划我目前参与的一些活动。作为巴塞罗那大学负责研究生学术课程的协调员,我们与国际策展人、博物馆工作的专业人员、表演艺术家或者是学者和经济学家每两周进行一次在线视频会议和讨论,这些会议进行的非常好。网络平台是一个让人们远程互动交流的非常好的媒介平台。作为策展人,情况要复杂一些:我的一个非营利性艺术空间Souvenir一直是处于关闭状态,如果今年夏天一切顺利的话,可以开始恢复一些小的展览的运营和驻留项目。我之前还与加泰鲁尼亚北部的一些合作伙伴一起策划了一场大型的艺术研讨会和一系列艺术项目,但是介于它是关注和探讨艺术与地理、步行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取消活动(最初计划是今年夏天举行),只能把它推到2021年。关于其他的国际艺术活动,我们也在经历一些有趣的变化,一个例子是在葡萄牙举行的《漂流的身体&流畅的空间》在线展览,就是受邀请的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通过提交音频文件和视频,将自己的表演和作品转换成数字的形式参与展出。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个特定的机会可以使人们重新思考和规划长期的项目、加强国际联系(这可能有点自相矛盾,但正如西班牙作家Jorge Carrión 在NYT中所说的,Zoom网络是一个由相互连接的面孔组成的,它就如流行疾病的美学一样)和深入的写作与阅读。至少,这是我的经验。

未来,在线艺术平台肯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正如我们在被“封锁”期间一直练习的那样。“在线体验”是一种实践,它将持续存在并且会不断增加。不过,即使我认为数字平台是所有文化艺术机构的基础,这一平台也不能完全替代许多艺术实践而带来的现场体验。未来的公共或者私人的基金会流向技术能力高的项目、空间和机构,这些技术也会成为支持艺术项目的实践、方法和工具。更重要的是,数字化和本地实践都会在数量和质量的上产生变化,国际的艺术从业者们不得不去调整这身来适应这种变化。在瘟疫后的危机中,国际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合作都将变得更加重要,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它们的组成、发展和被给予的框架结构。

李川
艺术家,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今年的各种项目最近都在落地,疫情也逼迫我们去思考,比如在常态防控的形式下,国外的艺术家无法进入中国境内,如何做一个远程的国际工坊?在观众稀少的情况下,如何扩大线下展览的影响力等等。疫情爆发影响到学生们正常开学返校时间,在寒假期间,我们发起了一个自拍项目,鼓励分散在各地的居家隔离的老师、学生们参与集体创作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艺术创作来记录这段特殊的经历,有291人参与了这个项目。

开学后的网络授课,因为实验艺术与摄影对数字化、网络化的亲近,特别是一些基于编程、视觉可视化、网络交互性课程本来就依赖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因此比较顺畅,而理论研讨性课程不受空间的影响,老师更大发挥了网络的长处,链接到各方社会性资源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学生反响很好,这一类课程应该是未来我们想要重点推动的版块。

在以往的每一年,我们都很注重毕业展览、作品在网络上的传播和呈现方式,毕竟相对于实体展厅来说,网上传播不仅更加持久,传播范围也更广阔。今年的毕业展主要是线上展览,因为最终决定的时间比较晚,有些遗憾,一些本来很适合利用网络手段创作与呈现的作品准备得不够充分,但也激起了大家主动谋划未来的可能性,让被动变为主动,探索作品与网络交互必然的、更贴切的艺术呈现形式。同时一些适合线下展览的作品,我们还是在寻找合适的展览空间来呈现,我想目前任何一种方案都无法完美,因为不同的媒介作品有不同展览方式,就现在的科技发展和手段来说,虚拟、数字化、网络化的呈现或体验还不能替代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同时也无法做到“色声香味触法”。

这次的疫情也许会成为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在疫情之前,大家都不断在探索与扩展艺术在网络与数字化发展的空间,展望人工智能等可能带来人类发展的临界点。但当疫情发生时,我们发现我们还没有真正准备好数字化、网络化生存,我们还是和肉身的诸多需求和欲望捆绑在一起,生存显然是第一要务,我们不得不面对美术馆、画廊和展会被迫关停和延期,大多数网络展览不是优选方案,而是被迫成为替代方案,但从技术层面、观看方式、消费习惯,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疫情来得太快,而是我们还生活在一种以线下生活、身体介入为主体的时代。因此艺术在网络数字平台的发展还有待时日,同时短期来看也无法替代真实的物质空间。

原文链接:http://www.artpower100.com/newsitem/278508263